请完成安全验证

关于举办“电视节目发展与创新培训班”的通知

来源:csmpte  2011年05月25日 15:01
csmpte  2011年05月25日 15:0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继续教育基地携手中央电视台中视科华影视教育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以全球化的视野,电视节目创新与发展的前沿角度,结合实践的应用性与专业研究的高度,把握当前电视节目发展的核心要素、潮流指向及竞争态势,致力于全面提升电视机构节目策划和制作的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助力影视传媒机构获得发展的战略性先机。

    本课程是面向电视台、频道和栏目制片人的高端系列研修课程,通过对全球电视节目的大量对比分析,梳理归纳,提炼出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为了提升国内电视节目创作质量和创新力,经过上述权威机构的深入调研和周密策划,定于2011618日和19日在北京举办“电视节目发展与创新培训班”。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部分主讲师资

盛振华    清华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合办项目创新管理硕士,现任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制片人。历任《东方时空》编导、《早新闻》主编/《东方时空》编委、《探索·发现》主编/执行制片人。策划、组织制作《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抗战特辑》、《考古中国》、《晚清秘史》、《世纪战争》、《燃烧的黄龙旗》、《中国远征军》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历史、文化、军事、科技节目。

致力于以创意为基础的人力实战培训和节目编排策略研究,研发国内首部大型“混搭”式季播系列片《秘境追踪》。

致力于节目的国际化合作,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大型直播节目《金字塔:石门背后》;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大型直播节目《嘿!火星》。致力于艺术与技术创新,执导国内首部动画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首部超高清纪录剧情片《迷徒》、“国际奥委会惟一授权生产官方音像制品”12集大型奥运纪录片《同一个梦想》/50集跨国奥运电视行动《同一个世界》。历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特别大奖、“金熊猫·亚洲制作奖”、中国首届电视节目包装大赛“最佳创意”、“最佳导视”等奖项。致力于电视节目市场研究,论文《纪录片商业竞争的战略选择》、《商业纪录片的技术合作战略》等刊载于《当代电视》等核心刊物;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中国”、“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学生影像节、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评委。

高晓虹    198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

           闻学院院长、教授。

多年来,她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电视节目制作的教学与研究。2008年,她负责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她本人也在2008年获得了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她所负责的科研项目“《21世纪传媒人才综合素质“五条线”教学体系》”在2009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她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电视之窗》、《电视广告谋划》、《电视新闻摄影与编辑》等。

多年来,她一直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会长,2010年,她被聘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近年来,她多次担任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好新闻”评委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电教片评委。

从教26年来,她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2001年被评为北京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7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佳理论工作者”、“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家”,2009年她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她所带领的团队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团队。

王晓红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建设点项目负责人,韩国东西大学

          视觉传播学院客座教授(2002-2003),国家教育部公派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4-2005)。

王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城市电视台专题节目奖评委、中国交通电视节目奖评委;国家留学基金委专家组成员、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专家组成员;并在多家电视台任特邀专家,长期为各级电视台进行专业培训,从事节目策划和频道改版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主讲电视编辑、DV创作训练、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等课程,撰写教材《电视画面编辑》等,并曾担任中澳合拍12集电视系列片《华人在澳洲》的总编辑,该片被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墨尔本华人博物馆收藏;担任《共产党宣言》(上下集)、《新中国外交》(30集)主创工作,这两部电视片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张雅欣    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学习,取得学士学位; 1995年,日本东京成城大学文学院美学艺术学专业学习,取得硕士学位;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在职学习,取得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奖)评委;中国骏马奖(纪录片奖)评委;任多届全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奖评委;多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委员会(飞天奖)评委。

现在担任的主讲课程:《中外纪录片比较》;DV创作赏析;《中外电视比较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电视概论》、《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中外纪录片比较》、《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

孙振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电视摄影教研室主任,电视系青年教师的中坚力量,先后担任了《中外摄影史》、《摄影造型》、《电视影像语言》、《摄影理论与实践》、《影视观念探析——拉片(1-2)》、《摄影流派与发展史》、《DV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研究》、《创作训练——图片摄影》、《创作训练——电视摄影》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且在从教的同时,凭借纪录片《非常青春》、《胡永乐和他的秧歌队》先后于2001年、2002年两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凭借系列片《中华泰山》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系列片一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2009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并同时获得最佳教案奖和最佳演示奖。同时获得“评师网”评出的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之一,名列第四位。

二、           培训内容

第1模块:全球电视传播的创新理念

授课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     高晓虹 教授

站在理论高度和业界发展的前沿,以全球视野系统化梳理电视传播发展的最新理念。

本课程对全球电视实践的发展进行“理念化”的概括和提升,针对中国电视节目制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国际电视节目制作的大视野中寻找解决思路。理念指导行动,本课程的核心在于系统的理念构建成为引发本土电视节目制作者创新的动力,在根本上改变电视节目创意、制作、运营等关键环节的理念滞后带来的的限制与束缚,并以创新思维的方法指导中国电视节目的实践。

第2模块:全球最新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授课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王晓红 教授

以节目形态为视角,整合全球电视节目发展的信息,解读内在含义,总结发展规律。

本课程以电视节目形态这一电视节目发展的核心内容为起点,在全面解析当季最新的国际电视节目形态的基础上,找到国际节目形态中核心价值构建、创意点的实现、形态建立的原则、环节与人物设置等等规律性的要素。并探讨国际电视节目形态的本土化表达的策略,找到国际电视节目形态嫁接中国现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3模块:中外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授课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张雅欣 教授

以中国电视的热点现象和国外电视节目的发展潮流相比较,获得国际化的视角,本土化的实践方法与结论。

电视节目形态不仅仅是一套表达机制,更是一套文化含义和价值观念的体系。本课程在人类学、社会学的背景下,探讨国际节目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现实做法和思路。并在实际理解国际电视节目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在国际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受众,把握中国现实,创造接中国地气、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电视节目。

第4模块:电视视听创新元素构成

授课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孙振虎 副教授

以电视节目的视听元素构成为课程核心,提供电视节目视听元素构成的创意思路与创新方法。

视听元素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也是作用于观众感官的“第一印象”。在大量观摩国际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找到国际电视节目视听元素构成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创新本土电视节目视听元素。帮助传媒机构以国际化、潮流化的视听语言风格在媒介竞争的格局中独树一帜,全面提升电视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视觉传播力,增加媒介产品的辨识度,提升媒介品牌的内涵。

第5模块:全球最新电视节目案例精讲

授课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电视节目咨询与研发团队

根据节目类别深度剖析全球热门节目模式的创意核心与制作流程并提供本土化改造的思路与路径。

在节目理念、节目形态分析、节目本土化研究、节目构成研究的基础上,以具体的节目讲解来深化对于“全球电视节目发展与创新”的理解与思考。与国内多家顶尖电视机构长期合作的电视系电视节目咨询与研发团队,将逐一对大型选秀类、生活方式类、综合娱乐类、知识问答类、真人秀类等等类型的节目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将节目形态进行系统化、模式化的呈现。帮助媒介机构获得实际的创意、制作执行的灵感与经验,并为电视节目实践的提升提供切实的帮助与借鉴。

第6模块:记录剧情片的创新与发展            

授课教师:中央电视台制片人                  盛振华 先生

纪录剧情片与真实电影的区别:比真实电影更尊重历史事件真实性,更自由地运用解说词,增加背景信息的容量。

纪录剧情片具有真实性和戏剧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双重优势;从经费角度看:相较于电视剧,具有低成本优势;从受众市场分析:主体观众是广告商的理想投放人群,而且他们收视的有效时间往往在晚间10点半后,纪录剧情片因此还可以对此时播出的二轮剧产生有效替代;资源配置上看,纪录与剧情资源的联合,势必筑起一个高开高打,难于模仿的壁垒,成为纪录性节目的全新增长极。

欧美的参考数据也佐证了这个品种的市场前途。有资料显示,就在近两年夏季,在欧美主流高清媒体,真实剧情类节目播出量增长了30%以上,有些节目收视已经击败了暑期档电视剧,雄居榜首。BBC自然历史部和HBO原创部门合作,纪录剧情片《古罗马兴亡史》和mini电影《罗马》两套节目,故事片和纪录片在手段上互相融合,已是当今视觉文化的新潮流。

三、           培训特色 

  • 以当季全球最新的电视节目为课程核心;
  • 深度读解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的潮流指向;
  • 涵盖成功节目模式的内在要素;
  • 观照本土节目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 全面提升制作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
  • 助力传媒机构获得发展的战略性先机;
  • 搭建制片人交流学习平台。沟通创造机遇,创新带来发展。

四、           培训对象   全国各电视台和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等机构的制片人、栏目负责人及频道总监;

五、           时间地点   2011年6月18日至6月19日(6月17日全天报到);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9

号京门大厦C段八层;

六、           学制费用   学制:一天半(12课时),学费:30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含住宿:17日/18日两

     天, 四主餐二早餐;

七、           报名咨询   联系人:张冠犀、徐班。联系电话:010-63962863,010-63959330转845/823/830;手

机:15911180808、13810372845,邮箱地址:zskhpx@cctv.com 。请登录学会网站:www.csmpte.com 了解详情;

八、           证    书   学员将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继续教育证书。                     

九、           温馨提示   名额有限,先报先得,额满即止。为方便安排食宿,请于6月12日前将回执表传回,

传真电话:010-63962553,报到时请携带本人2寸照片3张(黑白、彩色均可)。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O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回执.doc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正在阅读:关于举办“电视节目发展与创新培训班”的通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学会动态

扫一扫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98364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 4号楼一层西区

邮编:100045

版权所有: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CopyRight by China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

京ICP备0603711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7号

京ICP备0603711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7号